五笔教程高阶和补充¶
词语编码¶
词语都是 4 码输入。
- 二字词
AB
:输入 A 的第一、二根+B 的第一、二字根(一二一二
,取每字全码的前两码组成,共 4 个码, - 三字词
ABC
:输入 ABC 的第一字根 + C 的第二字根(一一一二
,前两个字各取第一码,最后一个字取前两码,共 4 个码) - 四字词
ABCD
:依次输入 ABCD 的第一字根(一一一一
,每字各取其第一个码,共 4 个码) - 多字词
ABC...N
:依次输入前三字(ABC)和最后一字(N)的第一个字根(一二三末
,取第一、二、三及最后一个汉字的第一个码,共 4 个码)。
编码分类¶
- 全码:五笔大部分字全码为 4 码,另有较多一些 3 码字。
- 简码:为了减少击键次数,对常用字取其全码的前 1-3 个字根作为编码(最后加空格上屏,少量字的简码不是全码前缀)
- 重码:不同的字但是五笔编码相同,可通过数字键在候选窗口中选字。
- 无理码(定义后缀):对重码的字,将原码最后一位人为改为其他键(一般为 L)。例如喜、嘉。(不一定都支持)
- 容错码:包括拆分容错、字型容错、无理码(定义后缀)。(大约 1000 个)
- 空码:“五笔字型”编码中不存在的编码,叫做空码。
容错码¶
- 编码容错:笔画顺序差异可能引起的错码
- 字型容错:上下型和杂合型区分引起的错码(能散不连)
-
定义后缀(无理码):为减少重码而强制将最后 1-2 码修改成 L
- 例子:“喜、嘉”都是 FKUK;但“喜”更常用而保持不变,所以“嘉”新增“FKUL”作为唯一码,而在“FKUK”中嘉可作为候选出现。
是因为以 L 为最后一码的编码空间冗余太大,又因为 L 键用右手无名指击键灵活方便。
部分定义后缀(无理码)参考(不一定都支持):
补充¶
Z 键¶
Z
键用处:
- 代替不会拆的部分
- 代替不确定字根位置的键位
- 代替不确定的识别码
三原理¶
王永民汉字键盘设计“三原理”:
- 相容性(C):指各个键位上多个编码元素(字根)共处一键时,其相互之间的相关性。不相关时的重码少,效率高。相容性的量化指标,可以用重码的多少来表示。
- 规律性(R):指各个键位以及整个键盘上,编码元素排列分布布局的规律性。规律性好的易学易记易用。具体量化指标,可以用某一布局和理想布局的差来表示,也可以用学员学习的易接受性加以测量。
- 协调性(U):指各键位上编码元素的实用概率,是否与对应手指的击键能力相匹配,可用键位概率和手指击键能力系数之间的匹配情况定量描述。通常的建议:
- 中间排键位应当安排常用、频率高的编码元素(字根/码元),上排次之,下排最后。
- 食指、中指、无名指和小拇指的负担(击键频度)依次降低,
- 同一手指本排连击(减少越排操作)
- 左右手交替击键。
来源:
- 王永民.(2005).计算机汉字键盘设计“三原理”——论计算机中文键盘的设计.计算机学报,28(5),12.
- 王永民.(1994).五笔字型标准教材 1:培训教材.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